2022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 陳佳琦
【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翁睿坤 / 鏡週刊
2021年彷彿是2020年的後延。兩年多前爆發的肺炎疫情激烈地改變了世界,也驟然休止了全球慣常的高速運轉,從那時至今,世界像是陷入一場漫長而持續的等待、喘息與復甦。
過去一年各種線下活動依然大幅減少,但時間輪軸並不真的停止。去年的台灣,在疫情上經歷了本土感染突增、進入三級警戒與疫苗短缺的種種危機;於災情事故上,出現了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全台大停電,以及台鐵太魯閣號的重大公安事故;在政治上,四大公投案與史上首次立委成功罷免案,讓島內政治再次對峙。在體育和文化上,台灣選手取得史上奧會最佳成績,藝術界萬眾期盼的名作《甘露水》重見天日;在原住民與居住正義問題上,則有原住民王光祿狩獵案獲特赦但未除罪,以及台南台鐵東移徵收最後一次的強制拆除。
與此同時,同樣受到中國牽動的香港,則持續陷入言論自由的黑暗時代,自由派媒體相繼停運,六四紀念活動停辦,港大國殤之柱被移除,民主派政治人物相繼被捕,不少港人選擇移居海外,而電影檢查則以國安理由從嚴、干預創作自由。
在滯悶的大局之下,過去一年的台港重大新聞既有國際局勢之重組、社會現象,也有許多處於現代與傳統、不同政治意識之間的折衝與抗衡。今年的新聞攝影,同樣映現過去這一年的時代社會變動,而優秀的獲獎作品也同樣扣合這些事態樣貌。
本年度「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為《鏡週刊》記者翁睿坤所拍攝的、太魯閣號失事現場招魂的照片獲得,這張照片表現的不是直接的災難現場,而是帶有一點時間距離的隔日招魂一景,詩意的構圖傳遞了生死相隔之悲,因而受到大部分評審青睞。「年度最佳新聞攝影集」由香港《端傳媒》記者林振東獲得,這系列觀察香港、中國兩地現狀的照片,不論在主題面向或是視覺構圖之上,皆有多元而豐富的表現,形成無法忽視的視覺敘事。此外,因奧運賽事的關係,今年的「體育新聞類」出現不少精準捕捉賽事瞬間的緊張或趣味佳作;「系列照片類」也有像非洲學工事件或原住民盜伐等議題的深入報導,產生許多扣緊事件的凝視與觀察。
【年度最佳新聞攝影作品集】林振東/端傳媒
不過,今年較為可惜的是,「圖文特寫類」、「自然環境與科技類」和「藝術與娛樂新聞類」仍和去年一樣整體偏弱,同時,評審主席林樂群去年已指出,「圖文特寫」應該較能表現自我、但收件結果卻不然,今年也是一樣。推測也許很多與賽者未能掌握競賽分類中的定義,單純將報導中的系列摘取單張投稿,而忘了尋思當一張照片在文字報導之中與單獨呈現兩者之間的不同感受與差異。另外,由參賽作品也經常可發現,「一般新聞」與「突發新聞」多所重複,許多同場景、同構圖的人物肖像,也都可能各自被投入「新聞人物」、「肖像」與「藝術文化類」中,建議主辦方在未來可對項目類別與審查標準再予宣導或檢視,即使是參照自西方知名新聞攝影的賽制,也許還有再整理與修訂的空間。
上述類別歸屬與評比問題,提供了一個值得持續思考的問題:起初不以藝術為目的、而是為了報導與傳達新聞訊息所拍攝的照片,一旦放進「新聞攝影」這個討論攝影表現的類型、且被以另一種審美與能量尺度衡量的時候,可能產生怎樣的悖論?
新聞攝影的評選,往往不免要在新聞、藝術、客觀與事實之間的各種表現之間權衡高下,期許照片能在說明性之外,本身也要超越文字的圖像力量,或帶來更多的啟發性。當代的新聞攝影也不斷強調攝影師的個人風格,探討在事件與報導之外,一個好的攝影師能否透過他的視角與掌握到的時機,為主題帶來更多的信息。換言之,這也是一種攝影師之眼的想像,我們都期待看見一雙更具有洞察力的眼睛,並抗拒平淡無奇的視角。
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三名:黎家威 LAI Ka Wai / 眾新聞
作為對攝影記者的致敬與鼓舞,新聞攝影比賽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是對於新聞攝影與忝居評審的所有工作者來說,勢必也都應該警醒於新聞攝影不是為了完成某種神秘或美化的形象而做,不論是何等位階的被攝者與事件。雖然,一張好作品往往不免成為日後新聞攝影類別中的icon(聖像、圖像),或是在直播的評比過程中,眾人亦不可免地感受到了這是一場美學上的等差比較。因此,尋找新聞攝影之中的好照片,有其兩難與自我質疑。但倘若能透過獎賽的話題與影像的力量,再次召喚公眾對議題的關注、改變世人見解、或為時代留下註記,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因此,還望公眾也能意識,面對一張優秀新聞攝影作品,不應只是被停留於視覺或某種神秘之上,回到照片被拍攝的脈絡、出版發布的場所、理解影像所呈現的議題,也許才是對於獲獎者的最佳致敬,與發揚新聞攝影的精神。
2022/4/30評審實況
由於疫情緣故,台北台南兩地連線評審。